2019-12-07 更新 655次浏览
导入:颠覆,传统模式改变
工业4.0大潮来袭,一个万物互联的时代即将到来,一个彻底颠覆传统管理模式的时代即将到来。伴随智能化制造的步伐,设备保障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这是大势所趋,也是形式所迫!
构筑五道防线,实现四化管理
•生产保障最大化
•运行成本最低化
•安全风险最小化
•创新提效常态化
第一道防线:防火,预防体系搭建
事后维修模式在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的设备面前无疑将进一步扩大对生产系统的冲击;而有限的检修时间,对故障预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加强专业预防的同时,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仅仅依靠维修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发动全员参与。
第一节全员维护
很多故障都能看到前期操作者“不管不问”的痕迹,甚至有些故障是违章直接导致;很多故障都是由起初的小问题发展而来,正所谓“抽一块砖头倒一堵墙,松一颗螺丝断一根梁”,因此,预防要从事前开始,全员参与。
1.每人每天三件事
2.推动与落地技巧
3.向交警学管理
4.点检标准的一致性与可操性
5.温度计向温控器的转变
案例:我的第一次违章
她如何管好的点检表
动车上的螺丝是如何检查的
讨论:轰轰烈烈的TPM为什么停在了表面?
为什么光打钩不检查?
操作工与维修工点检的分工?
第二节故障预防
预防体系历经认证,却通不过故障的检验;设备人员忙忙碌碌,却被问题牵着鼻子走;维修人员天天预防,却防不住故障。重复故障的简单恢复一次次把错误的根源掩盖,一味的重复而缺乏检讨,始终走不出故障的沼泽地。
1.解读戴明环
2.故障预测
3.故障倒查
4.资源整合
5.高手培育
6.一次就做对
案例:战士打靶的启发
机场排队提示线的启发
维修力量被稀释后我的对策
屡次失败的项目是怎样成功的
讨论:预防预案如何检验?
维修工学什么?
第二道防线:降耗,维修成本优化
降低维修成本首先要警惕设备采购时的成本陷阱,做好前期风险把控;同时要用倒查的方法,控制好外委外协业务;更加重要的是备件的管控,这是大家普遍困惑的。一面是不断上升的产量,一面是严格控制的备件费用,设备还在一天天老化,怎么办?
1.国产化限制非标
2.标准化压缩种类
3.先止血后疗伤
4.有限资源最大化
5.盘点倒查消灭浪费
案例:年终盘点暴露的浪费
厂家的备件又提价了!
讨论:备件该备多少?
随机备件怎么管?
第三道防线:避险,设备安全保障
制造型企业的安全事故多数与设备有关,设备部门在企业安全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方面要防止维修人员出问题,另一方面是防止设备设施出问题。
一、纠违章
1.违章六情形
2.高危六时段
二、查隐患
1.身边案例唤醒意识
2.假想,发现潜在的危险
3.防呆,让你想错都错不了
案例:安全带现象
梯子不用时请横放
失效的“应急电话”
讨论:刹车为什么失灵?
安全隐患为什么视而不见?
第四道防线:提效,改善体系搭建
切换与调整、闲置和停顿、速度的变慢、启动的损失以及不良品对生产的拖累常常被我们忽略,因为“我们一直都这样做”。当我们开始“质疑现状,挑战常规”时,一个个“惊喜”将被发现!
1.OEE与六大损失
2.敢于质疑,挑战常规
3.快速改善,发现惊奇
4.营造氛围,全员参与
案例:一线员工创新成果
创新墙及苹果树
第五道防线:团队,激活每个成员
维修是个良心活,不好量化,不好衡量,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让大家“全力以赴”将迅速实现保障力量的倍增!
1.故障面前是“先解释”还是“先解决”?
2.维修人员如何调动其积极性?
3.如何衡量大家的工作优劣?
案例:总有道理的维修工
我是如何凝聚了这盘“散沙”的?
讨论:“备件原因”停机,维修人员该不该担责?
课程标签:通用管理、管理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