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31 更新 766次浏览
绪论:能源互联网发展的概况以及提出的背景
第一讲:能源互联网的战略意义
一、为什么要建能源互联网?
1.电网形态发生变化
案例分享:青海省9天新能源供电
2.企业经营遇到瓶颈
案例分享:电力体制改革给电网企业带来的危与机
3.社会经济形态发生变化
案例分析:阿里巴巴的崛起
二、互联网技术在能源行业的价值
1.互联网的模式
1)以用户为中心
2)平台对接匹配
3)价值支付转变
4)生态战略
2.电网与互联网融合的倍加效应
1)通过对各要素的感知,提高供需匹配度,有助于决策与控制
2)信息流物理流融合,结合业务流,形成三流合一
3)形成价值链条的全程在线与最优,实现价值形态的提升以及模式创新
3.能源互联网的益处
1)全面感知
2)要素互联
3)信息共享
4)数据驱动
5)互联生态
讨论:互联网下,传统电力业务模式与新模式的变革
三、能源互联网所能解决电网中的问题
1.解决电网形态发生变化的问题
1)增强电网灵活性
2)解决新能源消纳问题
2.解决企业经营遇到的瓶颈问题
1)构建业务平台
2)整合竞争主体
3)培育产业生态
4)变革经营模式
3.解决企业适应新经济形态的需求
1)从传统经济到互联网经济
2)从产品战略到平台战略
案例分析:利用“调控云”和人工智能技术解决电网弹性智能调度运行控制难题
四、能源互联网在各方面的优化结果
1.生产运行方面
案例:配网运行效率和供电能力分析
2.电网安全方面
案例:关联分析、预测模型,实现配电台区重过载预警与风险评估
3.规划管理方面
案例:城市电力地图
4.资产管理方面
案例:资产全生命周期跟踪
五、能源互联网的愿景
1.效率变革
2.质量变革
3.动力变革
第二讲:能源互联网的体系架构
一、能源互联网概念
1.什么是能源互联网?
二、能源互联网架构
1.物联网的概念及演进
2.泛在电力物联网的作用与特征
1)连接的泛在化
2)终端智能化
3)数据的共享化
4)服务的平台化
3.泛在物联网架构-ACNET
4.商业模式架构
5.产业生态架构
案例分享:江苏某供电公司电力商业模式演化之路
讨论:能源互联网下基层服务新变化
第三讲:能源互联网的关键六大技术
一、多目标优化技术
1.生产:清洁化转变
2.传输:成本最低
3.消费:可靠、成本低
4.供给侧与需求侧的平衡
案例分享:供给侧改革带来的技术革命
二、预测—预知—预置—自主技术
1.发电预测
2.负荷预测
案例分享:网源储荷均衡一体
三、能源转换技术
1.能源转化
2.能量汇集
3.能量适配
四、智能感知技术
1.先进感知
2.边缘计算
3.安全连接
4.微源取能
视频分享:边缘计算的应用
五、储能技术
1.主流储能技术介绍
2.储能技术的优点与不足
3.储能技术的具体应用
案例分享:青岛供电公司“三站合一”试点
六、平台技术
1.大数据平台
2.商业平台
3.应用平台
第四讲:能源互联网的商业模式
一、借鉴的模式与启示
1.互联网思维借鉴
2.通信运营商启示(To B与To C)
二、能源互联网商业模式
1.合作共享平台
2.数据服务平台
3.资源运营平台
案例分享:整合资源(电力大数据)后的利用
第五讲:能源互联网的实施路径
一、支撑体系建设
1.AI-人工智能
1)构建电力人工智能主体大脑部
2)建立基本的人工智能中间件
3)构建全景全域的全面数据感知
2.Cloud-云平台
二、信息通信需求
1.网络架构
2.骨干通信网及网络架构
3.配电通信网及网络架构
4.终端接入网及网络架构
5.电力通导遥一体化信息网络
1)发射电力卫星
2)边缘计算
3)Terminal-智能感知
6.行动路线
第六讲:能源互联网未来发展趋势
一、能源互联网对电网的促进作用
1.技术变革
2.经营模式变革
3.业务模式变革
二、做世界一流的能源互联网企业
1.枢纽型
2.平台型
3.共享型
深度讨论:“三型两网”的建设之路
课程标签:领导力、领导技能